menu
search

學邑工程技術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學聯不動產資訊顧問有限公司

再現城南門戶?廈門街的老屋新生與都市更新

#城南之南#川端町#生活街道#文史導覽#更新計畫#老屋新生#廈門街#側寫

發表日期│ 2021.02.01

作者: 蔡佳明、吳柏澍

本團隊承接台北市都市更新處「都市更新計畫」委託案,為中正橋牽引道周邊地區擬定更新計劃。更新計畫的目的是帶動都市再生的策略性藍圖,為了找尋潛力的生活街道與產業優勢,特別調查城南之南地區的地區文史脈絡。

------

廈門街與同安街都是城南古亭地區最早的生活街道,然而,兩條街道的氛圍卻相當不同。對比富有生活感的同安街,廈門街打從一開始就是一條商業街,從日治時期的溪畔遊憩、戰後的皮鞋訂製生意到20世紀末的二手交易,產業型態在都市發展的潮流中改變,也讓街區呈現完全不同的氛圍。

廈門街歷經了從門戶變成邊陲的過程,廈門街的地位,是台北市通往中永和地區最早的道路,不管是要過橋還是乘船,都必須經過廈門街,是所謂台北的「城南門戶」。然而,在重慶南路三段開闢(1972年前後興建),並且設置了中正橋牽引道,咻咻飛過的車潮取代熙來攘往的人潮,讓廈門街歷經了從門戶變成邊陲的過程。

如今,都市設計的潮流再次朝向友善人行、多元產業與友善街區的角度發展。在2020年春節期間,中正橋牽引道火速地消失在地平線上,取而代之的是新中正橋的重大建設與舊川端橋的復舊計畫。再一次,人們能走在將近百年之前的橋面上,看新店溪上網溪映月的美景,而城南之南的老街區,將迎來都市再發展的契機。

觀照古今、鑑往知來,速度越快,卻越發沒落的廈門街,在人本交通的更新計畫中,將如何重現廈門街城南門戶的榮景? 以下從產業演替、都市更新與老屋新用的角度來敘述廈門街過去的改變與未來的可能性。

 

(一) 日治河畔水岸渡口,緩慢悠哉地料亭居酒屋與香魚戲船

日治時期,1917年由平松德松家族在新店溪畔興建的「紀州庵支店」是川端町(即今金門街到廈門街之間,汀州路以南至新店溪畔一帶)最早的料亭居酒屋,後續廈門街周邊陸續開設新茶屋、清涼亭、馬屋支店、樂水、清月等料理屋,河畔飲宴休閒的風氣逐漸形成。從早期紀州庵料理屋支店服務內容看來,除臨水岸料理亭服務外,還包括租賃小船供遊船、船上飲宴等等服務,可知當時新店溪水岸遊憩活動之活絡與多元。[1]

左圖: 1928年職業別明細地圖紀載(正北指向地圖右側) ,廈門街是料亭的聚集地
右圖: 透過GIS工具套疊1932年市街地圖、當時地址與現今路網,顯示廈門街、水源路上當時的確有料亭群聚現象

目前中正橋,最早是1937年日治時期所建造「川端橋」(因通往川端町為名,即今金門街到廈門街之間,汀州路以南至新店溪畔一帶)。早年永和稱為「溪洲」,當時仍屬中和庄。在興建川端橋之前,與臺北市間交通以渡船通行,最大渡口為「網溪渡」,位置約在今日的光復街底。1919年(日治大正八年)畫家楊三郎父親楊仲佐興建網溪別墅,園中又以眾多蘭花聞名,成為台北名園之一。花季時,就吸引達官貴人、仕紳文人從川端町渡河前來參觀,形成月下舟船絡繹不絕景象,號稱「網溪泛月」,被列為當時中和八景之一。[2]

從日治時期的地圖可見廈門街尾穿越土堤即到川端町之渡口,推測當年可能考量維持渡口功能運作,川端橋才興建在一旁之處,而非正對廈門街。

從廈門街最早的溪畔飲宴休閒產業活動看來,廈門街或川端町地區應該是一個緩慢、悠閒、歡愉的場域,人們來到這個地方希望是1~3小時的飲酒、餐宴、遊船、賞月的活動。

1936年日治測量原圖顯示廈門街尾直通水岸、廈門街與水源路沿線已有大量店面,進而才畫設為商業區

 

(二) 戰後訂製皮鞋一條街,今痕跡不易尋

在1960~1970年代,廈門街曾經是臺北市知名的皮鞋街,當時的皮鞋多為訂做,就像是西裝一樣,屬於貴重的物品。據稱直到1980年代皮鞋業出走大陸,廈門街的皮鞋店聚落才逐漸消散。[3]至今廈門街上幾乎快找不到皮鞋店,但偶而漫步在廈門街時,抬頭看到騎樓上橫梁上,偶爾會見到原本是皮鞋店的廣告文字尚未被抹去。

購買皮鞋,特別是手工皮鞋,通常是要試穿,比較個一兩家、找到喜歡的樣式、合腳的尺寸。在廈門街的騎樓與店面選逛皮鞋應該是那個年代的一種常態生活型態。

1960-70年代的廈門街是一鞋難求的高級皮鞋街,今日僅剩一家飛力皮鞋的蹤影
資料來源:廈門新聞。

根據地方耆老的口述,當時的廈門街非常熱鬧,不僅是往來逛街的人潮、特別是訂製皮鞋的客人,讓廈門街旁兩排店面擠得難以通行、非常熱鬧,還有準備搭乘公車前往中永和地區的客人,當時往來中永和地區,只能搭乘5路公車,因此要換乘其他路線的旅客都會在廈門街換車。從1960年代的公車路線圖(台北城南部分),可以發現當時重慶南路3段尚未開闢,上下中正橋的主要路線就是廈門街,也可以看到13路、5路公車繞行廈門街、泉州街,這裡就是60-70年代的城南商業中心,是台北的城南門戶。

 

台北1960年代公車路線圖(城南部分)。圖: <水城台北>

城南門戶的地位,在1972年易主給了重慶南路三段。1972年左右重慶南路二、三段開闢,1973年中正橋第二度拓寬,中正橋下也設立自強市場。更寬闊的道路與橋面,增加了往來的車潮。儘管重慶南路三段強化臺北市與中永和的連結,但中正橋引道的牆面,快速大量的穿越性車流,使得廈門街、泉州街、福州街一帶的區域氛圍,一下從進出臺北門戶重要商業街道,慢節奏的區域中心,轉變為台北市的蛋殼區、高速車流通過的都市邊陲地區。通往河岸親水遊憩的景觀,也被1968年大台北防洪計畫的高聳堤防所取代。

都市發展的腳步,使得產業型態隨之改變,公車不再行駛廈門街,穿越的車潮取代逛街的人潮,門戶的區位變成都市邊陲快速交易買賣、具有市儈感的二手餐廚傢具聚集商圈。

 

(三) 錢淹腳目年代,二手餐廚傢具聚集與中正橋引道興建聚集改變街道氛圍與特色

廈門街成為重慶南路三段的銜接或替代道路,許多從汀洲路或水源路要轉往重慶南路均會先進入廈門街,再由廈門街114巷進入重慶南路中正橋引道下方涵洞,同時亦有部分反向車流由重慶南路進入廈門街,進而形成龐大穿越性車流。穿越性車流車速快,再加上沒有人行道、又多有二手貨物佔據的騎樓,形成特殊、非以沿街選逛行為為主的特色商圈。

二手餐廚傢具買賣在皮鞋產業外移後逐漸興起
資料來源: 林琨凱攝。

廈門街二手餐廚與家具產業聚集,店家在騎樓上堆置貨物

二手餐廚傢俱聚集、專業分工為傢俱、電器、餐廚用品三種不同次類別,成為大臺北地區餐廳創業者的必須專程前來拜訪尋寶地點,或是想撿便宜購買二手傢具、二手電器的藏寶地。想要購買餐廚,請前往汀洲路與廈門街交口一帶;若想買二手電器或家具,請往廈門街內走去。

實地地觀察二手餐廚產業,這個產業需要倉儲、清洗、維修等大量空間,因此許多店面內不僅塞滿大量搜購的存貨,騎樓也成為清洗、維修,甚至是展示的空間,店家往往挪用騎樓空間作為「作業空間」。在這種產業特性下,騎樓的連續性也就受到很大的影響。騎樓上佔滿二手倉儲的都市景觀,已經變成當代的廈門街第一印象,這是未來廈門街再現商業榮景的一大挑戰。

 

(四) 世紀末的老屋新用與都市更新

發覺廈門街商業區價值與潛力的,不是想開店的創業家,而是看上珍貴容積率的建設公司。廈門街、水源路土地屬商業區、有較高的容積率,因此,成為台北市的較早推動都市更新的區域。廈門街、水源路沿線的都市更新,反映了街道地面層不同的使用型態。

廈門街依然是商業街道,部分地主仍持續進行二手傢具、電器買賣,但更多的是轉型為服務附近街區的餐飲、理髮、便利超商,甚至是運動俱樂部等。

水源路與廈門街的街景明顯不同,堤防高築之前的水源路是河濱親水遊憩樂園,是熱鬧的景點與商業區,但興建堤防與快速道路之後,親水樂園的商效消失。不過,打著「水岸第一排」的高樓景觀價值,利用過去商業區的高容積率,變成新日新店溪旁更新後的純住宅大樓,很難再有新的商圈出現。

左圖:廈門街更新重建後大樓一樓開設運動俱樂部
右圖:廈門街更新重建後大樓一樓開設便利商店

左圖:水源路上更新後純住宅
右圖:水源路上更新後之純住宅門面

另一方面,都市更新的方法不僅有拆除重建,廈門街上也出現幾種類型的老屋新用,第一種類型是市場自然演化,也非公有建築,包括新興的產業進入或演替,包括同樣是傢具產業,但非以二手傢具為取向的設計傢具製作(光悅製作)、老屋陳列設計與垂直市集(棲仙陳設+暗角咖啡+毛房私廚)、室內設計結合餐廳(口腔合爆)。

 第二種類型可視為是政府推動或媒合的老屋新用,包括由文化局老房子運動所媒合而成的舊廈門街派出所,得標者本身為結構技師,不僅將老屋修復、甚至特別到鶯歌找磚窯廠燒製同款式的外牆綠色磁磚,同時也結合好友將閒置的公有資產轉變成為結合餐酒館、精工藝術展場及工作室、共用事務所等複合使用機能。另外由網溪里里長所認養的田園城市示範基地廈門144,作為地方銀髮族多元生態園建置與新住民學習場域。

左圖:光悅制作是廈門街新型態的傢俱展示販售。
右圖:藏身老公寓的棲仙陳設選物所。圖片來源: 棲仙陳設選物所。

左圖:廈門144號原為公賣局宿舍,現在是台北市產發局田園城市示範基地。
右圖:舊廈門街派出所參與台北市文化局的老房子文化運動,現況是餐酒館、藝廊與建築師事務所複合經營的新空間。

 

(五) 中正橋引道拆除之後--從門戶到邊陲再回到門戶

在日治時期廈門街直通新店溪河畔、游船飲宴、溪畔料亭飲酒作樂。在國府來台後、因應臺北防洪計畫興建起高聳堤防前,有一段很長時間,新店溪在廈門街底往東到紀州庵的這一段河岸,仍是市民平日休閒重要的去處,如「螢橋游泳場」。按照舒國治在《水城臺北》對此地的描述,遊人可搭 5 路、13 路公車,過螢橋與萬新鐵路來到新店溪畔,或可租一席帆布躺椅,欣賞河景,或在河畔的「廣寒宮」聽聽反共歌曲、流行歌曲。[4]

    在重慶南路三段開闢、中正橋引道設置、高聳堤防設置後,廈門街、水源路、同安街底一帶氛圍接近邊陲地帶。而今中正橋引道拆除,不僅將重新設計一座新的中正橋,也會再現舊川端橋,重新作為人行、自行車行使用,並銜接整體水岸的自行車與人行開放空間系統。

    引道的拆除、新橋的興建與舊橋再現,猶如介面的打開,不僅是空間的重構、引入更多陽光的灑落,更是引入新興產業、打造友善人行環境、老屋新生的一個促發機轉。從廈門街到重慶南路、川端橋、水源路、同安街、水岸邊許多空間的連結與轉化,多元的可能性,需要更多資源與工具引導都市再生與街區活化的可能性。

 



[1] 參考自紀州庵文學森林網站 https://kishuan.org.tw/aboutus_detail11.htm
[2] 參考自維基百科 https://zh.wikipedia.org/wiki/永和網溪別墅,文化部
[3] 參考自陳書吟,城之南──城南街巷的歷史追尋 http://old.kishuan.org.tw/about-south/
[4] 引用自紀州庵文學森林網站 https://kishuan.org.tw/aboutus_detail11.htm